位于长沙金霞物流园内的长沙新港。
2014年10月16日,湖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对接会暨专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本次活动以“加快两业联动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会上有37个单位共签署了19个合作协议。
2013年6月14日,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长沙举办了为期一天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于针对性较强,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全省160多家企业的200多名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主管参加了培训。
2014年12月9日,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在长沙召开“全面金融战略合作推进会”。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进我省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将提供循环授信3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信贷额度,对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荐的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提供“优先授信、优惠利率、优先放贷”及优质高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2016年5月20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行的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湖南省2家先进集体、10名劳动模范载誉归来。
前 言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是湖南物流经济实现大跨越的4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总收入实现大幅跨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全省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和提升。
四十载,栉风沐雨。
四十年,万象更新。
湖南,作为一个曾经在经济上积贫积弱的中部内陆省份,却在物流行业拼出了湖南人“耐得烦、霸得蛮”的韧性与“敢为天下先”的霸气。尤其是近年来,湖南物流产业迅速壮大,成为推动湖南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物流湘军”脱颖而出。
产业因物流而兴,城乡因物流而美,百姓因物流而便!
湖南物流业正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市场化发展,在“引进来、走出去”中求突破,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市场开放新高地——
柏 润 张 笛
“物流”,一个舶来的概念。物流湘军的发展壮大,也是伴随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形成。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的物流湘军,支撑起了省内制造业、商贸业和农业的发展,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国际与国内的重要纽带,带动着经济增长“第三利润”的喷涌发展,向湖南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8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108981亿元,同比增长10.2%;物流业总收入为3624亿元,同比增长10.2%。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全新业态的冲击,我省物流产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整个行业又将走向何方?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门槛上回首与展望,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尹国杰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物流的创新势不可挡,未来可期。目前,可以说是危机与机遇共存,只有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稳中求变,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最终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便利物流带来的实惠。”他表示,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将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引领行业新发展。
跨越发展 昂首阔步迈入“物流新时代”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物流”概念引进国内。
40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物流行业迎来巨大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物流也对传统农业、重工业、服务业等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时间倒退40年,一定无法想象:澳洲的奶粉、韩国的化妆品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就能“飞”到手中;公路上飞奔的货车,能装上可视化高科技监控系统,快速应对突发情况;湖南农产品漂洋过海,出口市场已遍及美国、东盟、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中东、非洲、南亚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说40年前,物流还只是一个和少部分人有关系的小行业,那么在40年后的今天,物流已经是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大产业。
“改革开放40年,也是现代物流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40年。”尹国杰向笔者介绍,“湖南物流产业发展经历了概念引进、推广应用、发展壮大、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当前,我省物流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历经40年风雨,物流理念空前普及,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才队伍加速成长,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物流业已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黄福华介绍到,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物流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2001年之前,国有储运企业改革改制,焕发出新的活力。民营物流企业,尽管弱小,也在兴起。在交通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支撑了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时期,是2001年到2010年,我省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加快了现代物流理念的传播、物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促进了以一力物流、星沙物流为代表的一批本土民营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第三个时期,从2010年开始,我省正式制定和颁发了物流业发展规划,从政府资源、市场资源等方面加快了整合利用,促进了物流业既快又好的有序发展。
回首这40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重视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不变的旋律。
雄杰辈出 产业画卷彰显“物流湘军”本色
当我们翻开地图总会感叹,湖南这样一个不靠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截止2018年底,却拥有各类物流企业和个体经营户5.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法人企业达4500多家、国家标准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238家、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有230多家。
一辆辆“湘欧快线”的货运班列,满载着国内的货物驶出山水洲城,走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临长江,岳阳城陵矶新港一片繁忙,桥式起重机不断升落起降,将一个个集装箱装载到货轮上;2016年,湖南省首条民营铁路——衡缘物流专用铁路在祁东县建成通车,物流体系覆盖湘南,辐射湘鄂赣桂、联通云贵川渝……
从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再到大湘西地区,物流企业遍地开花,基本覆盖了物流各专业领域。
与物流企业的发展同频共振,我省现代物流园区的也呈多点开花之势。
湖南金霞现代物流园打通了国内国外的物流通道,真正实现货物快进快出、大进大出,推动物流产业形成大格局;2018年8月17日,长沙传化公路港盛大启航,这是传化集团构建“华中网”的重要枢纽,是立足湖南,辐射华中,服务全国,总体上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项目;地处武陵山区的怀化,因物流而打开“大门”,佳惠物流园的蔬果交易中心、冻品交易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生鲜冷链加工中心及检验检测信息中心相继投入使用……
放眼全省,一大批物流园区、枢纽场站,配送中心等项目不断投入运营,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逐步成形。园区、企业以及160多万物流从业人员共同绘就的这一幅幅壮丽的产业画卷,已经足够说明物流湘军的辉煌成就。
因势利导 为湖南人搭建联通世界桥梁
2018年11月,第五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在长沙举办,这是大会首次落子中部地区。物流湘军,从领先同业到让世界关注,其中离不开历届省委、省政府对行业命脉的精准把握与对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样,物流湘军的生长也离不开这片“肥沃的土地”。
从空间位置来看,湖南不靠边不靠海,却占据了“中轴线”的有利区位,是京广线、沪昆高铁的交会点,承东启西、接南转北,辐射区域将不断向四周扩散。好风凭借力,借助“一带一部”结合地带、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东风,湖南物流产业一路高歌,呈井喷式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作为中部省份,规模总量或许还无法比肩江浙沪这样的物流大省,但扩张速度却足以让“物流湘军”聚焦行业目光。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书记刘平介绍到:“201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98480亿元,比有记录的2007年的17184亿元增长5.7倍;全省货运总量22.54亿吨,比2007年9.91亿吨增长2.2倍。”
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高速公路44条,打通出省通道25个,通车里程6582公里,跻身全国前五位。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2万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1968公里,位居全国第三。基本形成了陆路通、空运快、水运畅的综合交通运输格局。
物流成本逐步降低,物流效率逐步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科技,犹如一剂强心针,助力湖南物流产业驶入高效发展快车道。据统计,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2007年是18.88%、2011年是18.46%、2015年是17.5%、2017年是15.3%,物流成本逐年降低。作为衡量物流效率的重要指标,我们不难看出:湖南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随着湖南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除了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外,物流产业也日益成为撬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日前,两部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127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其中包括长沙、衡阳、岳阳、郴州、怀化。专家表示,物流枢纽能起到核心增长极的作用,通过物流的辐射扩散作用,可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转型升级 行业协会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天津物流 天津物流公司 天津货运 天津物流专线托运 天津配货站 天津货运公司 天津运输公司 天津长途搬家 天津设备运输 天津托运 天津物流服务 天津武清物流 天津武清物流公司 天津西青物流 天津西青物流公司 天津北辰物流公司 天津津南物流公司 天津宁河物流 天津汉沽物流 天津南开物流 天津河西物流公司 天津塘沽物流公司 天津宝坻物流 天津静海物流公司 天津和平物流公司 天津东丽物流公司 天津河北区物流公司 天津红桥物流公司 天津河东物流公司 天津物流电话 天津物流新闻
过去几辆车、十几个人就可以“生意开锣”,“家庭作坊式”物流公司一度在湖南遍地开花。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整体实力较弱,产业集中度低的企业已无法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整个行业面临洗牌。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其转型升级正在不断深化与推进之中,行业发展由过去追求规模与速度演变为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提升。”尹国杰会长谈到,同时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为企业家,他敏锐地意识到,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由行业协会带领全产业链企业规范集约发展迫在眉睫。
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994年成立,2004年重新组建,始终不变的是“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的初心,同时,也为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随着物流产业日益成熟,行业协会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全省物流枢纽网络布局与建设”……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全省性的物流与流通行业社团组织,紧跟国内物流行业发展步伐,紧扣现代物流发展脉搏,促进湖南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构建湖南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专家张龙发介绍到,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着力做好行业基础性工作,加强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统计调查工作;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信用资源整合和共享;完善物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坚持物流业市场化改革和体制创新,着力构建统一、开放、 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
回顾2018年,有一个词似乎无法回避——经济寒冬。
诚然,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愈发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一年,物流业却跑赢了中国大多数实体经济的增速。更为重要的是,高增长的背后,不仅是需求的刺激,更有市场结构优化和技术变革等供给端的改变。
但经历创新和增长的同时,物流湘军今后的增长点从何处来?
“湖南物流的未来,要响应时代之声,随着创新引领不断向前发展,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到物流行业的各个领域,进入一个智慧物流的新阶段,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尹国杰会长坚信,2019年,注定是湖南现代物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 |